致敬巾帼奋斗者 | 安志平: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温暖引路人
“如果问我一生最不后悔的两个选择是什么?我想,一个是当一名人民教师,另一个是30年扎根在衡水十三中当老师。”这是记者采访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安志平时,她说得最多的话。
30年来,安志平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岗位呕心沥血、开拓创新、传道授业解惑,先后荣获省五一巾帼标兵、省新长征突击手、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回忆走过的岁月,从最初孩子们眼中的‘大姐姐’,变成了现在孩子们口中的‘妈妈’。溜走的是时光,留下的是幸福。”安志平脸上洋溢着微笑,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如今作为校领导,我依然坚持早6时10分迎接班主任进校,晚上10时45分目送班主任回家。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更是力量!”
安志平在全省工会女职工风采展示活动现场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 《河北工人报》记者林峰摄
多年前的一个晚自习,安志平发现班里一名女孩目光呆滞、神情异常,担心孩子出问题,随即找她谈心,但是,女孩一言不发。没有办法,安志平留下一张小纸条,没想到这一举动却成为打开女孩心扉的钥匙。
原来,女孩的妈妈早亡,父亲再婚。她儿时的记忆里都是爸爸的沉默,继母的歇斯底里,甚至是打骂。留下小纸条的那个白天,女孩回老家为母亲迁坟,一个只有16岁的女孩,心里被思念、悲伤塞得满满的。了解情况后的安志平,没有找到合适的安抚语言,只是默默地搂着她。“从那一刻起,我决定每天和她交流、谈心,为她排忧解难。”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安志平仍久久不能平静。
有一天,安志平收到女孩留下的纸条,“你能带我去吃饭吗?明天是我的生日。”翻看日历,农历九月十六,也是儿子的生日,激动万分的安志平感觉与女孩注定有缘。下班后,她带上女孩回家,饭桌上,上小学的儿子懂事地对女孩说:“平时我妈妈工作忙,顾不上做饭,今天这么多菜都是特意为你做的,你多吃点。”这个生日让女孩永生难忘,她又给安志平留下纸条,“我以后能喊你妈妈吗?”看着字条上的字,安志平泪流满面,这一句请求,是孩子的信任,更是依赖。
女孩后来在学校领导的共同关爱和呵护下,如愿考上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西班牙语的教师,之后被单位推荐去西班牙读研。今天的女孩充满自信、爱说爱笑,问她为什么读研。她欢快地告诉安志平:“妈,你说过要上研究生的,这是你的愿望,我想成为像你一样的老师。”如今的安志平幸福满满,对于这个自幼失去妈妈的女孩来说,她用爱心和温暖成就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她是孩子的依靠和榜样。
类似用爱心点亮生命之光、希望之光的故事,在安志平身上还有很多,也必将继续上演。“师泽如光,微以致远。我希望做孩子们成长路上有温度的引路人。”采访中,安志平表示,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们,愿意用青春和生命为孩子们铺就美好人生路。
(记者高会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