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
习近平
网站群
微信矩阵
“以前平整机上卷小车总因位置检测不准频繁停机,如今经过改造,故障时间降低了10%,整条生产线运行顺畅多了!”9月1日,在唐钢热轧事业部1580平整线准备站操作室内,操作工徐林正向点检员李征汇报,李征注视着平稳运行的上卷小车,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一切,源于一场以数字化技术为生产一线“破局”的生动实践。
此前,1580平整线的上卷小车采用轮轴编码器进行位置检测。由于车间轨道油污较多,小车移动时易打滑,导致编码器反馈数据与实际位置存在偏差。这一问题干扰了控制系统正常运行,还造成产线频繁停机,严重制约生产效率。点检员李征每次点检时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传统检测方式已经跟不上生产需求,必须借助数字化技术提高检测精度!”李征的决心,道出了一线员工对技术升级的迫切期盼。
针对这一痛点,李征迅速联合信息自动化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团队。从前期深入调研到多方比对方案,团队最终确定“以激光测距仪替代传统编码器”的数字化技术改造路径。改造过程中,从升降缸缸体安装反光装置开始,每一步都做到精准到位、精益求精。仅线缆铺设,团队就反复核验三次,坚决做到“零误差”。
随着激光测距仪调试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数字化技术改造效果立竿见影:激光测距仪通过光学原理非接触式采集距离数据,直接输出数字信号传入控制软件数字化系统,系统实时精准捕捉上卷小车位置信息,彻底解决了因小车打滑导致的数据偏差问题。这一先进的数字化传感技术实现了毫米级定位精度,不仅大幅提升了钢卷位置检测效率和系统兼容性,还有效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为产线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