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
习近平
网站群
微信矩阵
在德龙钢铁集团攻坚年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邢台市信都区德龙钢铁轧钢厂聚焦生产效率提升核心目标,以“五小创新”(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重要抓手,针对卷取夹送辊法兰紧固效率低下的生产难题开展技术改造。通过优化设备结构设计,不仅大幅缩短检修时间,更破解了制约生产节奏的“卡脖子”问题,为企业稳定高效生产注入基层创新“微动力”。
据了解,卷取上夹送辊作为轧钢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其传动轴法兰的紧固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整条生产线的作业节奏。此前,该设备传动轴法兰因初始设计直径偏小,导致紧固螺丝时出现明显操作瓶颈:螺丝与传动轴本体间隙狭窄,常用的梅花扳手无法顺利套入螺母,维修人员只能依靠人力手动拧动螺丝。
“手动拧动不仅费力,还容易出现紧固不均的情况,每次完成紧固都要花费40分钟,赶上设备检修高峰期,这个环节经常拖慢整体进度。”轧钢厂机修车间一名维修人员介绍。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机修车间组建专项攻关小组,立足现场实际反复研究,最终提出“双法兰直径扩容”改造方案 —— 将卷取夹送辊法兰与传动轴法兰同步焊接直径加大的法兰,在不影响原有传动精度的前提下,通过扩大整体结构尺寸,为工具操作预留充足空间。
改造方案落地后,效果立竿见影:螺丝与传动轴本体的间隙显著增大,梅花扳手可轻松套入螺母,甚至能适配电动扳手开展作业。现场数据统计显示,改造后紧固螺丝的时间从原来的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单次操作效率提升 75%;同时,电动工具的应用大幅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避免了手动操作可能出现的紧固不均问题,进一步保障了设备运行稳定性。
“以前拧螺丝得蹲在狭小空间里一点点较劲,现在用电动扳手‘一键搞定’,既快又省力!”亲身体验到改造便利的一线维修工坦言,这样的“小创新”虽然没有复杂的技术投入,却精准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的实操难题,让大家在岗位上更有获得感。
自集团攻坚年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德龙钢铁轧钢厂始终坚持“创新源于一线,效益来自细节”的理念,持续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开展“五小创新”,从设备细节优化、操作流程改进等小事入手,破解生产效率瓶颈。截至目前,该厂已累计收到员工创新建议20余项,其中8项已落地应用,累计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创造直接或间接价值超百万元。
轧钢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厂将继续完善“五小创新”激励机制,搭建员工创新成果交流平台,鼓励更多基层员工参与到创新实践中,以“小改小革”的持续积累,汇聚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效益”,为德龙钢铁集团攻坚年目标达成贡献更多基层智慧与力量。(田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