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
习近平
网站群
微信矩阵
7月5日上午,在炼钢事业部转炉点检作业区,点检员韩民旺正仔细检查改造后的挡渣车旋转限位挡板运行情况。“这次改造真是立竿见影!”挡渣车操作工张国成一边测试设备,一边兴奋地说道,“旋转限位再也没撞坏过,定位精度比原来提升了96%,以前天天‘对不准’的烦恼终于解决了!”听到同事的称赞,韩民旺满意地点了点头。
炼钢事业部深入贯彻落实抓好标准化作业区创建工作中指出“查找问题根源”工作要求,以“问题导向”为突破口,聚焦生产设备稳定性提升,精准施策推进关键环节技术改良。通过持续优化设备结构、创新调节机制,有效破解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为高效稳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转炉生产过程中,挡渣车承担着精准挡渣的重要任务。然而,原设计中的旋转限位挡板无法调节,导致限位频繁碰撞损坏,不仅影响定位精度,还增加了设备维修成本。“旋转限位就像挡渣车的‘方向盘’,调不准就会‘跑偏’。”在技术分析会上,韩民旺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关键。为解决这一难题,他立即带领技术攻关小组,采用“测、析、改、验”四步法展开攻坚。通过现场跟踪挡渣车旋转动作,详细记录限位碰撞位置与损坏规律,最终锁定“挡板不可调”“限位缓冲不足”“定位精度差”三大症结。针对问题根源,团队实施“三步疗法”:1.精准测量:拆除原有固定挡板,全面测绘安装尺寸与受力点;2. 创新设计:制作可调节限位挡板,加装高强度调节螺栓,确保挡板位置灵活可控;3. 优化安装:根据实际旋转轨迹调整减速位,通过锁紧装置固定最佳位置,实现“一次调准,长期稳定”。
改造完成后,挡渣车旋转限位实现“零碰撞”,定位准确率提升至99%,年节约维修成本5.2万元,更避免了因限位失效导致的非计划停机,为高端品种钢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