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
习近平
网站群
微信矩阵
7月6日早班,在炼钢事业部转炉作业区,点检员韩民旺正俯身检查挡火门电机的运行状态。他用手轻轻触摸电机端盖的螺栓,确认没有任何松动迹象。“这次改造效果太明显了!”挡火门操作工董晓光兴奋地说,“以前每周都要紧一次螺栓,现在三个月纹丝不动,电机运行特别平稳!”听到这番评价,韩民旺坚毅的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炼钢事业部深入贯彻落实“设备零故障”管理理念,以“预防性维修”为抓手,聚焦关键设备可靠性提升。通过实施“一机一策”精准改造方案,系统性地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的设备隐患,为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转炉冶炼过程中,挡火门作为重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然而,由于设计缺陷,电机端盖螺栓在频繁启停的冲击载荷下经常发生松动、断裂,平均每月需要更换2-3次,严重影响生产节奏。
“这些螺栓就像是挡火门的‘生命线’,必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在设备分析会上,韩民旺斩钉截铁地说。他立即组织成立专项攻关小组,采用“PDCA”循环法开展系统攻关。通过现场跟踪测量、受力分析,最终发现“螺栓抗拉强度不足”“防松措施缺失”的症结。针对问题根源,攻关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改造方案:使用测距仪精确测量安装空间,确定最佳螺栓长度;选用42CrMo高强度合金钢螺栓,抗拉强度提升50%;采用“双螺母”防松措施;制定螺栓紧固作业标准,使用扭矩扳手确保安装质量。
改造实施后效果显著:电机螺栓使用寿命从原来的15天延长至180天以上,年节约维修费用5.6万元,设备故障率下降90%。这项改造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更展现了基层技术人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