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

习近平

当前位置:首页重点活动
高压软管连接革新,为钢城生产保驾护航
来源: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委员会         2025-10-13

十月初的钢城,热浪未减。转炉车间内,钢水的余温与机械的轰鸣交织,形成一幅独属于钢铁工业的炽热画卷。机械点检员赵志强穿行在设备之间,深灰色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脊背。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最终停留在3号转炉北侧的旋转接头上——这里的硬管法兰连接,已成为生产中屡屡发作的"顽疾"。

旋转接头是转炉设备的关键血脉,负责输送液压油和冷却介质,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条生产线的运行效率。然而,传统的硬管法兰连接方式却存在先天不足:刚性连接缺乏缓冲,易因振动导致密封失效;一旦发生泄漏,必须全线停机,拆卸困难,更换耗时。每次故障处理都需要6-8小时,严重影响生产节奏和吨钢产量。这个问题,如同扎在赵志强心头的一根刺,让他寝食难安。

"硬管连接就像被束缚住的手脚,我们必须给它松绑!"在专题分析会上,赵志强的话语掷地有声。他带领攻关团队深入现场,细致记录每次泄漏的位臵、时间和处理时长,用游标卡尺精准测量连接部位的尺寸偏差,分析介质压力变化对接口的影响。通过"测、析、改、验"四步法,最终锁定"拆卸困难""缓冲不足"和"密封不牢"三大症结。针对这些痛点,赵志强创新提出"三步改造法":首先,精确测量新旋转接头备件尺寸,利用大修期进行更换;其次,备件到货后二次确认尺寸精度,确保万无一失;最后,将新旋转接头改为高压软管连接,增强系统柔性和抗振能力。在改造现场,赵志强半跪在设备基础旁,汗水顺着安全帽系带滴落,在图纸上晕开墨点。他手中的卡尺量得精准,报数精确到毫米。高压软管的选型测试了三种规格,才最终确定耐高温、抗压强的型号。连接方式的设计图,在一次次现场比对中修改优化了五稿。经过16小时的连续奋战,改造顺利完成。当设备重新启动,赵志强望着平稳运行的旋转接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改造后的高压软管连接展现出显著优势:泄漏处理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2小时,设备故障率降低90%,年节约维修费用50万元,更保障了生产的连续稳定运行。

赵志强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长期困扰生产的技术难题。这项创新不仅体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更展现了钢铁人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在钢花飞溅的热土上,正是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点检员,用他们的专业和执着,守护着钢铁生产的脉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图片3.png

分享:
全部评论
    热门推荐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