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
习近平
网站群
微信矩阵
8月初,河钢唐钢长材事业部中型作业区联合工会、安全室组织开展了中暑事故应急演练,近50名一线职工参与其中。
本次演练以中型作业区精轧机区域为模拟现场,还原高温作业环境下的中暑险情:一名职工在连续高温作业2小时后,出现头晕、乏力、体温升高等症状,随后突然晕倒。演练前,作业区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发现报告—现场处置—医疗救援—后续保障”的全流程步骤,划分了指挥组、急救组、后勤组等职能小组,确保演练环环相扣、贴近实战。
“接到报告后,我们立即启动中暑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安排人员赶赴现场。”作业区安全员彭涛介绍道。演练中,班组长接到呼救后,立即通过对讲机向值班作业长报告,同时带领急救组携带急救箱、担架赶赴现场,整个响应过程用时不到3分钟,展现了高效的应急反应能力。
演练现场还设置了技能实操环节,由安全员彭涛现场示范中暑急救要点:“遇到中暑晕倒的情况,不要慌乱移动,先判断意识和呼吸;物理降温时要注意用温水而非冰水,避免刺激血管收缩;补水时需少量多次,不可一次性大量饮用……”职工们认真学习并进行模拟操作,彭涛逐一纠正动作细节,强化了“先降温、再补水、快送医”的急救逻辑。“以前总觉得中暑是小事,通过演练才知道处置不当可能加重病情。” 参与演练的轧钢工小陈说,“现在我掌握了正确的降温方法和急救步骤,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演练结束后,车间立即召开复盘总结会。作业长刘国栋强调:“夏季轧钢车间温度常达40℃以上,中暑风险极高,演练不是走过场,而是为了在真实险情中能‘救命’。”结合复盘结果,作业区将进一步完善三项机制:一是优化“清凉驿站”布局,在高温岗位增设移动降温设备和应急药品;二是加强职工急救技能培训,每月开展1次实操练习;三是建立高温时段轮岗制度,缩短单次作业时长,从源头降低中暑风险。
工会工作人员表示,将持续跟进防暑降温措施落实情况,为车间补充防暑药品、清凉饮品等物资,确保职工在高温作业中有安全保障。
此次应急演练通过“模拟实战+技能培训+复盘优化”的模式,不仅检验了作业区中暑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更提升了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正如参与职工所说:“这样的演练让我们心里更有底了,遇到险情能沉着应对,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同事负责。”下一步,长材事业部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筑牢高温季节安全生产的“防护网”,为职工健康和生产稳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