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

习近平

当前位置:首页重点活动
职工“心上事”就是工会的“上心事”

近日,开滦股份吕家坨矿井运区信号把钩工何师傅刚到操作间,就瞅见桌上多了一瓶风油精。“前几天随口跟工会领导念叨了句‘夏天蚊虫太凶’,这就给安排上了!”他拿起小瓶子晃了晃,嘴角的笑意藏不住。

这瓶风油精,是矿工会把员工“口头诉求”变成“心坎温暖”的一个缩影。在吕家坨矿,员工的每一句念叨、每一个困扰,都能得到实打实的回应。

“每次剁皮带绳头都费劲,短绳头根本切不准!”在班前会上,十点班员工刘焕宝话音刚落,工会干部当场拍板:“三天内配齐合适工具!”这样的场景在矿里成了常态——每天的班前会,成了最接地气的“诉求收集站”。

他们在班前会设置‘诉求快办’环节,面对面了解员工心声。为精准掌握员工的关心关切,让员工敢说、能说、方便说,他们建立“班前会+接待日+线上平台”的畅所欲言渠道,并通过现场反馈、面对面零距离答疑以及微信直通车解惑,把能当场解决的立行立改,需协调的当场明确责任人,确保诉求都有响应。

沟通顺畅只是第一步。矿工会深知,把员工诉求真正从“口头”落到“心坎”,必须聚焦生产主战场上的痛点、难点,切实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

负800上仓的溜煤筒就是个典型——一堵就得停机近1小时,用水冲都不管用。工会带着技术人员扎在现场蹲点看了三天,终于揪出症结:大方、木板等杂物卡在溜煤筒两三米处。没多久,溜煤筒上方多了个平轮,503-1皮带通路装了部绞车,再配上船锚似的铁钩,一勾一拉,堵点立马通了!

员工的难题,还得是员工自己最懂解法。为此,他们围绕“诉求清单”开展全员“解题”活动,引导员工从“出题人”变成“解题人”。负950三采主运皮带机尾滚筒总跑偏,生产班员工天天围着调整,累得直皱眉。工会积极分子、高级技师赵连祥看在眼里,闷头琢磨出个可调节式夹道器,往轨道上一卡,跑偏问题立马搞定。“自己提的问题自己解,解决了还能帮着弟兄们省力气,这感觉特踏实!”赵连祥擦了擦手上的油污,语气里满是自豪。

如今在吕家坨矿,从一瓶风油精的“及时雨”,到生产线上的“破题术”,工会把员工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让每个诉求都落地有声。员工们说:“诉求有人管,难题有人解,干活儿都更有劲儿了!”

微信图片_20250821085309.jpg


分享:
全部评论
    热门推荐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