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
习近平
 
                网站群
 
                微信矩阵
“仅增配一条管线,就能满足9#螺旋板换热难题,没想到发挥的作用这么大!”看着9#螺旋板换热流程的成功投用,三友纯碱重碱车间副主任刘冠辰和工艺副主任工程师朱振良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9#螺旋板对海水进行换热,因夏季海水温度高,造成9#蒸馏塔出气冷却气冷量不足,增加了后续工序的热负荷。得知这一问题后,车间立即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并开启了“头脑风暴”。“目前,9#螺旋板只有海水换热流程,我们能否为其增加一个换热流程呢?”“你的这个想法很不错,但是应该在哪里加呢?”带着心中的疑问,大家转战生产现场,他们穿梭在设备间,仔细观察 9# 螺旋板的运行状态,反复研究设备图纸,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优化的细节。“你看咱们是不是可以在闭路水总管处引出一根管线,将其连接至9#螺旋板,这样就增了一个流程。”朱振良一边对照图纸一边结合现场流程说着心中的想法。“我觉得可以实施。”刘冠辰思考片刻后回答道。
有了方案,立即实施。朱振良带领小组成员,结合现场实际,自主绘制详细的改造图纸,对新增流程中的管道走向、阀门设置都进行了精确标注。图纸完成后,立即组织检修人员进行施工。经过大家的努力,9#螺旋板增加闭路水换热流程成功完成并投用。

“这次工艺流程优化,不仅缓解了热季海水换热能力不足的问题,更降低了吸收系统热负荷,有利于提升碳化转化率,咱们这次使用的管线都是利旧管线,还能节约备件采购费用9000元呢。”刘冠辰一边看着生产系统跳跃的参数,一边激动地说道。
生产一线是攻坚创效的“前沿阵地”。职工们坚持问题、结果导向,持续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深挖降本潜力。真正实现创新与创效的良性循环,有力推动车间精细化管理,促进了效率与效益的双提升。
 添加表情
添加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