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
习近平
网站群
微信矩阵
头戴安全帽,身穿红色工作服,杨琥每天都会提前15分钟来到水解物环线分离项目现场。由于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杨琥的心始终不敢放松:“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又要符合安全规范,必须盯紧项目中的每项细节。”
35岁的杨琥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干起工作来踏实认真。2023年8月,杨琥来到唐山三友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从一名项目“小白”到独立负责项目,2本厚厚的施工日记,记录着他成长的点点滴滴:“与施工方敲定设备安装方案”“吊装方案”“精准落实、严控验收细节”……
由于水解物环线分离项目在设计、施工方面都存在较多困难,杨琥早早地就以“战时”状态围着项目高效运转起来。上午10点,接到工地报检的电话,杨琥放下正在研究审查的技改项目图纸,匆匆赶到项目现场。在水解物环线分离项目安装调试阶段,他对每一道安装工序都仔细核对、指导。
“一定要确保预留孔、沟槽垫层及土方工程质量”“根据管道材质和工作介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为确保施工质量,杨琥每天从一楼到五楼,查看各处施工细节,对每一个阀门、每一条缝隙,他都谨慎分析、认真记录。
记得在吊装主要生产设备时,施工人员对一处设备安装顺序一筹莫展。“咱们可以先安装粗DMC储罐,这样既能避免设备重复安装,还能加快施工进度。”杨琥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设备安装高效顺利完成。从管道安装到设备安装再到现场的“三查四定”,杨琥在项目现场始终发挥“遇水架桥”的精神,把问题一项项解决。
为什么设备缺少根部阀门?哪个阀门安装错误?哪个直螺纹接头不对?在项目现场,杨琥事无巨细,他常常一边记录设备安装存在的问题,一边根据项目进展情况与施工方沟通。“只有把任务细分细分再细分,在每个环节中精益求精,才能精准把控施工中的每一处质量和细节,才能把项目干好”。这是杨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